2023初中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方式除了考试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3、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4、写作教学应抓住立意、构思、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6、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9、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10、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研究。
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三部分内容。
12、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式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
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感、语境等方面的培养。
特点:口语交际教学具有情境性和互动性。三维设计和前瞻性提高了整体操作性。
选择题:
1、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体,教师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2、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3、综合性研究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研究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4、形成性评价关注研究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5、终结性评价关注研究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6、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研究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研究的教学活动。
7、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研究资源。
8、下面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错误的是把握语文教育的方向。
9、语文研究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1、“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面向全体,落实到全体学生身上。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阅读、口语表达和综合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提出了四个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建议的具体建议包括五个方面: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关于阅读的评价;关于写作的评价;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关于综合性研究的评价。
4、综合性研究缺少“语文味”的几种倾向包括:把语文综合性研究活动当成思想品德教育课;将其他学科的内容强行塞入语文综合性研究中;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价值,只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忽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兴趣,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答案解析
下一篇: 总工会公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