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
一、考试成绩概况
本班参考人数26人,优秀4人,及格23人。与期中考试相比,优秀率下降,及格率上升。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语基方面
1、得分率最高的是名句积累与名著情节概述的两小题。多数学生能够准确默写古诗名句,对于名著中的经典情节也较熟悉,如果识记名句时能更细心避免写错别字,概述名著情节时能遵循“起因”“结果”略写而“过程”较详细的要求来答题,那么会有更多的同学得高分。
2、病句修改一题学生错误率比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审题失误,读题不深入。
3、总体来看,识记的不认真导致的书写错误与答题的不规范导致的偏题(名著情节概述,对家乡名胜的介绍)是这次语基答题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说明平时的语基教学还需更细致,也应对学生提出更细致的要求,那样才能得到更扎实的语基积累。
(二)、阅读方面
1、文言文阅读题中词语解释与选择题答题情况较好。而句子翻译题中却有一小部分学生答得很不规范,主要问题有:知道句子的大概意思,但不能扣住原句字词特别是重点字词来答,不符合翻译的要求;标点符号书写随意。可见,对于学习后进生来说,教他们如何规范答题是非常重要的,起始年段的文言文教学更应注重答题规范性的养成。而这一点也与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积累程度有关,所以,教学生翻译前要先教学生如何解释字词。
2、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两极分化情况严重。
课外阅读题中第一小题对比手法的作用理解不全面或表达不准确。第二题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大部分学生还摸不着头脑,第三题概括主要内容也存在问题,对人物的评价也不够全面。说明学生在阅读时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不够深入,这提醒了我们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也告诉我们要教会学生静心而投入地理解课外语段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作文方面
1.试题情况分析
题目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较强,生活气息较浓。学生相对“有话可说”,体现了“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次作文引起学生对一学期以来初中生活的再度审视。
但是,第一道题设计“生活中的美”对“发现”这个中心词做了一番限制,出现“假话、空话、套话”的现象。重点不突出,详略不当仍是一大问题。
2.学生成绩分析
本次作文分数总体在16-27分间,只一两个得12分,最高26分,最低12分。参加考试人数共109人,成绩24分以上共23人,A率21.1%,成绩18分以上83人,C率达76.1%。从成绩来看,年段学生基本作文水平是能达到的,及格率相对较高的。但相对于学校自主命题的期中测试而言,水平有所下降。
3.学生答题情况
总体来说,这次测试优秀作文不多,但是有几点值得肯定,值得其他学生借鉴学习的。如选材角度均能从生活实际中来,均能因事因人有所感,充分体现“作文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作文来源于内心的体悟。”特别是能选择与自己最为密切的事与人来写,善于采用对比手法,来突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富有生活气息。个别学生的语言使用灵活自如,能有个性地表述自己的内心感受。
同时,本次测试也出现一部分书写潦草、语不伦次、辞不达意、结构混乱、文体不清的作文来。具体表现为:
①书写问题仍是老大难。虽然本次测试学生均能按规定使用0.5mm签字笔,几乎无人使用涂改液了,也很少有人用胶纸反复“撕薄”考卷来改错了,卷面相对于期中有了明显改进。但是仍然存在大量书写潦草,随意性强,乱涂乱画等作文。看来书法仍是今后必须面临的重点问题。甚至一定量的学生出现简单作文,书写潦草,结构混乱,内容不明,言不及义,不知所云。
②选题与审题能力有待提高。选题作文的测试办法,很大程度上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权,但是,对于做惯了“命题作文”的学生而言,反倒出现“无从下手”的为难状况,而这种情况费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加大作文的难度。这种情况在期中测试时,我们已经较量过了。在反复“选题”的过程中,审题时间过于短暂。有些学生在审题便出现不必要的“失分”。特别是第二道作文题,个别学生偏离了题目的意图,仅简单化理解“虎劲”便是“勇猛”,或者是“甩个性”等错误的理解,以致选材出现偏差。而第一道题,仅选择命题者所提供的“三个词语”,不敢或者不会使用别的词语。对于题目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关系,审题不清,理解不透,选材偏离题意,出现材料与题意对不上号。
③选材内容过于简单化。叙述事情与刻划人物方法简单,事情没有完整性,没有具体的描写叙述,无法来表现人物内心感受,无法突显人物性格特征。个别学生满足简单叙述,乱抒情议论等,造成人物形象单薄无力,内容过于简化,无法感染读者。选材较为陈旧,没有较为新颖的事情。
④结构层次有待训练。有些学生过分注重形式,个别学生用“散文式”的写法,虽然结构明显,但是内容空洞。仅简单地反复出现“我高兴,我是一名初中生”,或者“我自豪,我是一名初中生”等这样的句子来表明自己的结构层次,而忽视表明自己心理或者感情变化的过程,或者用事情发展变化过程来组合文章。每部分之间的衔接过于突然,欠缺自然过渡的言语,造成段与段之间关系过于“生硬”。
⑤语言表达过于肤浅。对于初一年的学生语言表达要求并不高,但是如何提高表达水平,确实值得下功夫。纵观本次测试学生的作文情况,几乎很少发现学生能恰当使用初一年所学的词语,或者句式,显然常用词语给人带来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学生或教师对于词语教学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的。当然,我们不无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学生因种种读书环境的影响下,语言表达低水平状况是相当严重的。
三.今后工作措施
1、坚持“基础训练不可动摇”。无论是书写,还是背写默诵,还是大量的阅读,还是口语表达,还是名著导读与积累等等,都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这不论是对于增加语基积累,或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还是对于优化学生作文,都至关重要。
2、注重指导,注重实效。如日记与摘抄,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在摘抄过程中,应该适当进行指导与评价,及时处理学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样的摘抄才有可能影响作文写作。因此,绝不让任何一件提出来的事情成为一句空话,或者流于形式。从初一年开始就应该形成“效率”意识。
3、坚持“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指导。特别是从文本中引导总结作者写作的角度、写作的思路、写作选材的用意、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特点等,都应该成为总结的重点,并且能适时加以课堂专题训练,以提高“用”的能力与水平。而在作文教学中,亦应教会学生将写作方法的运用与对他人作品的分析联系起来。
④无功利性地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开展大量的语文学科活动,积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断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善于总结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善于总结与整理自己的情感,在大量语文活动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爱与憎,真正成为一个“读书人”!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2
七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试卷。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体现了“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特点。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
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古诗词名句的“默写”、“名著的导读”、“语言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古诗词名句的“默写”,这是一个重要题型,是学生考试中必考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写出上句以及要求背诵出某首诗;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写出相关的诗句。此次试题只涉及到了第一种类型,如要求写出“凭君传语报平安”、“峨眉山月半轮秋”等,这几句难度小,不易丢分。但也出现较多错别字,或者答非所问,乱用另外一首诗的语句的混用现象,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较注重机械的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出现错字率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词语释义题,这是学生的一个弱项,很多学生对成语的整体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成语中某个字词的理解就能力显得非常薄弱,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语言连贯题。此题着重考查句子内部结构的一致,逻辑的有机联系,上下语言环境的协调等。此类题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能力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掌握能力。阅读文段选自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言文《口技》。第8题解释加点的字;第9题翻译一句话;第10题是对文中某句话的描写内容及其目的。
第8题,跟第7题类型一样,同是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总的来说,“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理想,学生的得分多数在6分以上,失分主要是第8道题。从中看道现在考试的考查范围虽然比较宽广,不受拘束,但只要还是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总共三个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鉴赏与评价能力。命题形式也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体现了语文新课标“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此外,试卷中出现的课后原题,也有助于教师钻研教材,重视课文教学和关注学生的课文掌握程度。
4、作文
这是一篇以半命题作文。从命题形式看,半命题作文既能给学生一定的限制,又能让他们更真实地展示自己的真实写作水平;从内容主旨上看,作为情感话题作文,考生不会有太大的写作难度,一般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文字表达上看,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生必须明确记叙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区别,文章体裁上不能沦为“三不像”,否则体裁不正确,文笔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
二、今后教学建议:
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语感的积淀是否深厚。因此,语文的教与学必须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多读多背至少有以下四方面作用:①积累语言材料;②储存语言模型;③积淀语感;④接受文化熏陶。如果我们能认真落实,学生将受益匪浅。
2、重视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重在研读材料,审清题意,按点答题。对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个层次,应培养学生准确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应强调学生解题方法的学习,光记住答案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重在怎样解出这个正确答案的解题过程、思路。
3、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报刊,做好一些摘抄,背诵有关课内外诗句、名言警句。
4、作文加强平时的练笔,如日记、周记等,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良好写作习惯。重视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后评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参与到这几个重要环节中,可采用个人自改、小组互改、全班评改、重写一次的流程,让他们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变“别人要我写”为“我要写”。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作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3
一、试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
本套试卷设计为四大板块。其中“语文积累与运用”;“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与理解(其中课内文段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50分。全卷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题特点
1、关注基础训练,突出积累。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从字词句运用到篇章训练,再到写作与评价,这是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它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才能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因此,测试的教学导向作用在试题知识点的分布中就有明确体现。比如,试卷第一大题1-8小题考查了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有直接默写,有根据意思默写;之后考查了学生的书写能力;还有对加点字注音的考查,16小题是文学常识的积累,这些题型都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重视积累,只要学生每天积累一点,考试时才会得心应手。
2、关注语言能力,突出运用。
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素养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次语文命题特别关注对语言能力的考查。本试卷中,对语言能力的考查渗透于各类题型中,分值多达21分。其中,第13、14小题是对词语和成语运用能力的考查,15小题是训练修改病句的能力;18小题考查仿写的能力;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设计环保广告语,对同学进行礼貌劝说,拣到手机后你会怎么做;阅读部分第22、23、31小题对句子的理解,无不体现了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意在引导教学从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听的陈旧教学模式,过渡到学生能够用正确、合理的语言来主导课堂的学习过程这种崭新的教学互动模式,有利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架构。
3、关注个性成长,突出大语文观。
语文的社会性,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应该将社会生活作为学习材料,让学生能从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去认识、理解并融入到社会中去。本试题同样选取了一些鲜活的素材作为考查的材料,意在引导语文教学适度地关注身边的热点,突出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成长。基础部分第11小题的规范抄写;在语文综合运用中20小题呼唤学生保护环境;
现代文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对地震云的认识。这些考题突出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的特点,意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方法,视野要更开阔,心胸要更为广博,树立大语文观。
二、考试成绩
这次七年级参加考试人数为94人,人平分为90,及格人数90人,优秀人数34人,最高分108分,最低分59分。
三、卷面分析
第一板块“诗文名句填写”,本大题共8分。
这一部分大部分同学做得比较好。
第二板块“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本大题共25分。
15小题病句的修改、16题文学常识的考查、17题朗读节奏的划分失分较多,18题仿写句子,学生答题时:语境和句式不一致,修辞手法有误;缺乏启发意义,语言表达不通顺,19题名著导读大部分同学对作品的主要内容讲述不清,20题广告语的设计不新颖,劝说语缺乏礼貌。
第三板块“阅读理解”。
第一部分为课内文段阅读。课堂讲过,学生掌握较好。
第二部分寓言阅读。由于平时我们训练过此类题目,大部分同学能得满分。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第四部分是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题目较简单,大部分学生得分较高。
第四大板块写作,共50分。
以“温暖”为题作文。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经历,叙事完整,立意新颖,恰当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在作文评阅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文中材料缺乏新颖性,时代特征不突出,
2.多数学生书写不认真,卷面不整洁,
3.大部分学生作文内容不充实,没结合个人经历,缺少真情实感。
4.文章结构不清晰,内容不具体,语言平淡。
5.多数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流畅,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没有分段。
每次考试过后老师都会做一份试卷分析以总结学生在本次考试中的表现,方便查漏补缺,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
一、考试成绩概况
本班参考人数26人,优秀4人,及格23人。与期中考试相比,优秀率下降,及格率上升。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语基方面
1、得分率最高的是名句积累与名著情节概述的两小题。多数学生能够准确默写古诗名句,对于名著中的经典情节也较熟悉,如果识记名句时能更细心避免写错别字,概述名著情节时能遵循“起因”“结果”略写而“过程”较详细的要求来答题,那么会有更多的同学得高分。
2、病句修改一题学生错误率比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审题失误,读题不深入。
3、总体来看,识记的不认真导致的书写错误与答题的不规范导致的偏题(名著情节概述,对家乡名胜的介绍)是这次语基答题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说明平时的语基教学还需更细致,也应对学生提出更细致的要求,那样才能得到更扎实的语基积累。
(二)、阅读方面
1、文言文阅读题中词语解释与选择题答题情况较好。而句子翻译题中却有一小部分学生答得很不规范,主要问题有:知道句子的大概意思,但不能扣住原句字词特别是重点字词来答,不符合翻译的要求;标点符号书写随意。可见,对于学习后进生来说,教他们如何规范答题是非常重要的,起始年段的文言文教学更应注重答题规范性的养成。而这一点也与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积累程度有关,所以,教学生翻译前要先教学生如何解释字词。
2、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两极分化情况严重。
课外阅读题中第一小题对比手法的作用理解不全面或表达不准确。第二题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大部分学生还摸不着头脑,第三题概括主要内容也存在问题,对人物的评价也不够全面。说明学生在阅读时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不够深入,这提醒了我们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也告诉我们要教会学生静心而投入地理解课外语段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作文方面
1.试题情况分析
题目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较强,生活气息较浓。学生相对“有话可说”,体现了“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次作文引起学生对一学期以来初中生活的再度审视。
但是,第一道题设计“生活中的美”对“发现”这个中心词做了一番限制,出现“假话、空话、套话”的现象。重点不突出,详略不当仍是一大问题。
2.学生成绩分析
本次作文分数总体在16-27分间,只一两个得12分,最高26分,最低12分。参加考试人数共109人,成绩24分以上共23人,A率21.1%,成绩18分以上83人,C率达76.1%。从成绩来看,年段学生基本作文水平是能达到的,及格率相对较高的。但相对于学校自主命题的期中测试而言,水平有所下降。
3.学生答题情况
总体来说,这次测试优秀作文不多,但是有几点值得肯定,值得其他学生借鉴学习的。如选材角度均能从生活实际中来,均能因事因人有所感,充分体现“作文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作文来源于内心的体悟。”特别是能选择与自己最为密切的事与人来写,善于采用对比手法,来突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富有生活气息。个别学生的语言使用灵活自如,能有个性地表述自己的内心感受。
同时,本次测试也出现一部分书写潦草、语不伦次、辞不达意、结构混乱、文体不清的作文来。具体表现为:
①书写问题仍是老大难。虽然本次测试学生均能按规定使用0.5mm签字笔,几乎无人使用涂改液了,也很少有人用胶纸反复“撕薄”考卷来改错了,卷面相对于期中有了明显改进。但是仍然存在大量书写潦草,随意性强,乱涂乱画等作文。看来书法仍是今后必须面临的重点问题。甚至一定量的学生出现简单作文,书写潦草,结构混乱,内容不明,言不及义,不知所云。
②选题与审题能力有待提高。选题作文的测试办法,很大程度上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权,但是,对于做惯了“命题作文”的学生而言,反倒出现“无从下手”的为难状况,而这种情况费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加大作文的难度。这种情况在期中测试时,我们已经较量过了。在反复“选题”的过程中,审题时间过于短暂。有些学生在审题便出现不必要的“失分”。特别是第二道作文题,个别学生偏离了题目的意图,仅简单化理解“虎劲”便是“勇猛”,或者是“甩个性”等错误的理解,以致选材出现偏差。而第一道题,仅选择命题者所提供的“三个词语”,不敢或者不会使用别的词语。对于题目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关系,审题不清,理解不透,选材偏离题意,出现材料与题意对不上号。
③选材内容过于简单化。叙述事情与刻划人物方法简单,事情没有完整性,没有具体的描写叙述,无法来表现人物内心感受,无法突显人物性格特征。个别学生满足简单叙述,乱抒情议论等,造成人物形象单薄无力,内容过于简化,无法感染读者。选材较为陈旧,没有较为新颖的事情。
④结构层次有待训练。有些学生过分注重形式,个别学生用“散文式”的写法,虽然结构明显,但是内容空洞。仅简单地反复出现“我高兴,我是一名初中生”,或者“我自豪,我是一名初中生”等这样的句子来表明自己的结构层次,而忽视表明自己心理或者感情变化的过程,或者用事情发展变化过程来组合文章。每部分之间的衔接过于突然,欠缺自然过渡的言语,造成段与段之间关系过于“生硬”。
⑤语言表达过于肤浅。对于初一年的学生语言表达要求并不高,但是如何提高表达水平,确实值得下功夫。纵观本次测试学生的作文情况,几乎很少发现学生能恰当使用初一年所学的词语,或者句式,显然常用词语给人带来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学生或教师对于词语教学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的。当然,我们不无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学生因种种读书环境的影响下,语言表达低水平状况是相当严重的。
三.今后工作措施
1、坚持“基础训练不可动摇”。无论是书写,还是背写默诵,还是大量的阅读,还是口语表达,还是名著导读与积累等等,都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这不论是对于增加语基积累,或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还是对于优化学生作文,都至关重要。
2、注重指导,注重实效。如日记与摘抄,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在摘抄过程中,应该适当进行指导与评价,及时处理学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样的摘抄才有可能影响作文写作。因此,绝不让任何一件提出来的事情成为一句空话,或者流于形式。从初一年开始就应该形成“效率”意识。
3、坚持“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指导。特别是从文本中引导总结作者写作的角度、写作的思路、写作选材的用意、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特点等,都应该成为总结的重点,并且能适时加以课堂专题训练,以提高“用”的能力与水平。而在作文教学中,亦应教会学生将写作方法的运用与对他人作品的分析联系起来。
④无功利性地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开展大量的语文学科活动,积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断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善于总结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善于总结与整理自己的情感,在大量语文活动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爱与憎,真正成为一个“读书人”!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2
七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试卷。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体现了“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特点。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
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古诗词名句的“默写”、“名著的导读”、“语言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古诗词名句的“默写”,这是一个重要题型,是学生考试中必考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写出上句以及要求背诵出某首诗;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写出相关的诗句。此次试题只涉及到了第一种类型,如要求写出“凭君传语报平安”、“峨眉山月半轮秋”等,这几句难度小,不易丢分。但也出现较多错别字,或者答非所问,乱用另外一首诗的语句的混用现象,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较注重机械的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出现错字率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词语释义题,这是学生的一个弱项,很多学生对成语的整体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成语中某个字词的理解就能力显得非常薄弱,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语言连贯题。此题着重考查句子内部结构的一致,逻辑的有机联系,上下语言环境的协调等。此类题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能力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掌握能力。阅读文段选自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言文《口技》。第8题解释加点的字;第9题翻译一句话;第10题是对文中某句话的描写内容及其目的。
第8题,跟第7题类型一样,同是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总的来说,“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理想,学生的得分多数在6分以上,失分主要是第8道题。从中看道现在考试的考查范围虽然比较宽广,不受拘束,但只要还是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答案解析
上一篇: 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与改进措施6篇
下一篇: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