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客观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40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在行政诉讼中,坚持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的责任,其原因在于()
①行政诉讼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单方作出的,公民只有被动服从
②与行政机关相比,普通公民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之抗衡
③这种举证责任分配方式体现了公正
④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是被告,被告应承担举证的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
①:在行政诉讼中,坚持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的责任,是因为行政诉讼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单方作出的,公民只有被动服从,①正确。
②:在行政诉讼中,较之行政机关的物力、财力、人力,普通公民显然势力单薄,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之抗衡,②正确。
③:行政诉讼中,坚持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的责任,体现了举证责任分配方式上的公正,③正确。
④: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并不是对所有的待证事实都承担举证责任,原告对某些事项也将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甲、乙两公司的邮件往来如下:
·3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送电子邮件:“愿以每件59元的价格购买贵公司新款双钻陀螺玩具1万件,贵公司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天内答复有效。”
·3月3日乙公司以电子邮件回复:“如果价格为每件65元,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
·甲公司收信后当日以电子邮件回复:“如果价格降到每件62元,愿意购买8000件。”
·乙公司3月5日回复:“如果每件62元,须购买1万件。”
·甲公司当日回复:“同意买1万件。”
以下对上述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A.3月1日甲公司发送的电子邮件是向乙公司发送的“要约”,对甲公司具有法律约束力
B.3月3日乙公司的回复在法律性质上是合同协商过程中的“承诺”
C.3月3日甲公司的回复是就之前达成的合同提出变更请求
D.3月5日双方的沟通最终达成了对原有合同的变更
答案:A
【详解】
A:3月1日甲公司发送的电子邮件内容具体、确定,符合要约的条件,是甲公司向乙公司发送的“要约”,对甲公司具有法律约束力。A正确。
B:3月3日乙公司的回复不构成“承诺”,因为该回复改变了甲公司“要约”的实质内容,是新“要约”,在法律性质上不是“承诺”。B错误。
C:3月3日甲公司的回复又对乙公司的“新要约”的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因此这是对之前的“要约”提出变更请求,不是对之前达成的合同的变更请求。C错误。
D:3月5日双方的沟通最终达成了对原有“要约”的变更,不是达成了对原有合同的变更。D错误。
故本题选A。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A.要求B.强制
C.鼓励D.希望
答案: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国家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故本题答案选C。
4.甲为三周岁幼童,甲父母将甲送入全托幼儿园照顾。某日阿姨疏于照顾看管,只顾谈话,致使甲弄摔桌上的杯子,砸伤另一幼童。下列关于承担责任的描述,哪项正确()。
A.完全由甲的父母承担责任
B.完全由幼儿园承担责任
C.幼儿园完全不承担责任
D.由幼儿园适当给予赔偿
答案:
D《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1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所以监护人责任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但是题中说“由于阿姨疏于照顾看管”,此时幼儿园方应按照《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的规定,承担一定的补充责任,此时适用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D。
【考点】民法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5.小刘在超市买了一瓶香油付了25元。在这里,人民币履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C.贮藏手段D.流通手段
答案:
D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作流通手段。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通俗地说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故本题选D。
6.以下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是()。
A.罚款B.滞纳金
C.责令停产停业D.没收非法所得
答案:
B罚款、责令停产停业以及没收违法所得是行政处罚的种类。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
7.“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A.提升司法公信力B.确保立法科学性
C.完善监督制度D.防止权力滥用
答案:
A题目中重点在强调审判的重要性,而审判是司法重要环节。培根的这段话揭示了司法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和社会作用。司法的直接意义在于解决社会纠纷,没有司法这种手段,社会纠纷可能会无限发酵,这样就会造成社会动荡。司法作为一道防线,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把严重的社会矛盾转化成单个的判决,在一定程度上把社会矛盾给瓦解了,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扩大化和集中化,这是司法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故本题答案为A。
8.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秦某,利用职位之便,伪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费10万元。秦某的行为属于:
A.贪污罪B.职务侵占罪C.侵占罪D.挪用公款罪
答案:
A
.A。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故A正确。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B错误。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C错误。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D错误。
9.单选题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答案:
D
参考【答案】D。根据《刑法》第84条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幵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并未被剥夺治权利,而A项是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不是假释的规定。所以A项错误。《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B、C两项说法错误。《刑法》第65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而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成累犯。所以D项正确。
10.芳芳的哥哥今年33岁,因家里穷,至今没找到对象,全家人非常着急。芳芳已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可在父母的劝说下,为了帮哥哥娶媳妇只好嫁给了邻村的王二,领取结婚证,以换来王二的姐姐作为自己的嫂子,这就是所谓的“换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换亲”违背了当事人意愿和男女平等原则,是基于胁迫形成的婚姻
B.强迫或劝说他人“换亲”是对婚姻自主的干涉,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C.“换亲”解除了芳芳的父母及哥哥的后顾之忧,应该适度提倡
D.“换亲”违背了一夫一妻制,是无效婚姻
答案:B
【详解】
A:为了让哥哥娶上媳妇,让芳芳去“换亲”,违背了当事人意愿,但不一定是胁迫形成的婚姻,A排除。
B:强迫或劝说他人“换亲”是对婚姻自主的干涉,也是不道德的行为,B正确。
C:该选项中“适度提倡”说法错误,题中这种做法是不能提倡的,应该反对的,C排除。
D:“换亲”如果按法定程序办理了结婚,就是有效婚姻,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11.关于诉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又称“打官司”
②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③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唯一途径
④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
③:解决冲突和纠纷的途径有多种,诉讼并不是唯一的途径,③说法错误。
①②④: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故①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2.某啤酒厂因啤酒瓶使用不当而造成消费者在饮用时被炸伤。被炸伤的消费者所在地的报社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并提出批评该啤酒厂的销售额迅速下降。该报社的行为()
A.属于侵权行为,侵害了啤酒厂的名誉权
B.属于侵权行为,侵害了啤酒厂的姓名权
C.不是侵权行为,该新闻是事实报道,没有侵害啤酒厂的名誉权
D.不是侵权行为,新闻媒体有权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报道
答案:C
【详解】
C:报社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报道内容基本属实,不应当认定为侵害生产者名誉权,C符合题意。
AB:报社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报道内容基本属实,不应当认定为侵害生产者名誉权,AB不符合题意。
D:新闻媒体有权采用正当的方式进行的宣传报道,而不是任何方式都可以,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3.主张权利靠举证,以下可以作为诉讼证据使用的是()
①双方签署的书面合同
②借钱给别人,对方写的借条
③购买商品的发票
④网络聊天记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
①②③④: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它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双方签署的书面合同”、“借钱给别人,对方写的借条”、“购买商品的发票”、“网络聊天记录”都可以证明相关事实的存在与否、真实与否,都可作为证据,①②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4.2020年7月20日,甲企业向乙农业合作社购买了10吨蔬菜(总价20000元),并通过微信支付定金4000元,双方约定15天后交货,不能按时交货则需返还双倍定金。2020年7月28日,乙合作社所在地突发暴雨,造成蔬菜绝收,乙合作社及时与甲企业联系并说明情况。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乙合作社因不可抗力违约,其违约责任可以免除
②乙合作社构成实际违约,必须继续履行相应的合同义务
③乙合作社未实际履行合同,应该退还定金给甲企业
④乙合作社违背全面履行原则,需返还双倍定金给甲企业作为补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
①③:本案中乙合作社因不可抗力未实际履行合约,其违约责任可以免除,应该退还定金给甲企业,但不需要双倍返还,①③符合题意。
②:乙合作社构成实际违约是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可以免除违约责任,不需要继续履行相应的合同义务,②错误。
④:乙合作社因不可抗力未实际履行合约,符合免责情形,不需返还双倍定金给甲企业作为补偿,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上海一位八旬独居老人通过意定监护和遗赠扶养协议,将300万房产赠予照顾他日常起居的水果摊主小游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下列关于成年意定监护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B.应通过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C.成年人有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影响监护人的确定
D.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答案:C
【详解】
C: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故C错误,应入选。
ABD:选项ABD均正确,不选。
故本题选C。
16.2月1日,某公司给种植户甲某发了份传真:急需水果400箱,要求价格每箱100元,3天内供货,如果愿意供应,请来电告知。2月2日,甲某电应允,并马上准备货物发往该公司,但因疫情交通受阻,最终无法按期送达。本案中,甲某()
A.遵循了合同履行的全面履行原则 B.构成实际违约,但可免除违约责任
C.不构成实际违约,不承担违约责任 D.收到该公司要约邀请代表合同成立
答案:B
【详解】
A:本案中,甲某因疫情交通受阻,最终无法按期送达,并未遵循合同履行的全面履行原则,故A不选。
BC:合同免责法条款中所指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的或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本案中,甲某愿意供应,并致电公司应允,但因疫情交通受阻,最终无法按期送达,构成实际违约,但可免除违约责任,故B入选,C不选。
D:某公司发给种植户甲某的传真属于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属于要约邀请,故D不选。
故本题选B。
17.甲、乙两人在法院主持下签订了离婚调解协议,协议中约定“双方各自名下的其他财产归各自所有”。后甲发现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背着甲在上海购买了房屋一套,遂诉至法院要求对该房产予以分割。乙则辩称甲对于乙在上海购有房产是知情的,要求法院驳回甲的诉请。本案中()
①甲、乙两人签订的离婚协议无效②甲、乙两人均负有举证责任
③该房产系夫妻共同财产④法院应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
①:离婚协议生效的前提是在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或在法院协议离婚之后,本案中甲乙两人签订有离婚协议并且是在法院主持下签订的,离婚协议有效,①错误。
②: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本案中,甲乙两人均负有举证责任,②正确。
③④:乙在上海购买的房产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属共同财产,应予以分割,法院不应支持乙的诉讼请求,③正确,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8.马某因急需用钱故向钱某借款,并将一财物(动产)交钱某作为担保,并约定一旦马某未按时还款,钱某可将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这种担保方式是()
A.抵押 B.定金 C.质押 D.留置
答案:C
【详解】
A: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A不符合题意。
B:定金是以确保合同履行为目的,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履行前预先交付于另一方的金钱,B不符合题意。
C: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C符合题意。
D:留置,指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合同中,债权人按照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9.项某(男)与褚某(女)是一对夫妻,都是丁克主义者(即有生育能力但不选择生育的人)。随着年龄增大,褚某逐渐改变了想法,与项某在是否要孩子的问题上分歧越来越大,多次发生激烈争吵。褚某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请求。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若褚某已怀孕,其不能提出离婚
②人民法院应当对该离婚案件进行调解
③非经项某同意,人民法院不能判决离婚
④若二人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离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①:如果怀孕期女方要求离婚,男女双方可以相互协商,直到双方都自愿离婚并对财产分割无异议时,就可以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来实现在怀孕期离婚的目的。在这里,女方要求离婚,符合要求,①排除。
②:我国法律规定,应当对离婚案件进行调解,②正确。
③: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故非经项某同意,且二人感情破裂、调节无效,人民法院也可以判决离婚,③错误。
④: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若二人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离婚,④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王女士与丈夫陈某结婚前进行了夫妻财产公证,并书面约定,婚后如一方出轨,家庭全部财产都归对方所有,出轨一方净身出户。婚后双方感情不和,丈夫有了外遇,王女士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并要求获得家庭全部财产,但其丈夫坚决不同意,要求法院分割共同财产。对此,法院的判决应该是()
A.家庭全部财产归王女士所有 B.陈某可取得婚前的个人财产
C.家庭全部财产由王女士与陈某均分 D.陈某可取得婚后专用的生活用品
答案:A
【详解】
A:王女士与丈夫陈某结婚前进行了夫妻财产公证,并书面约定,婚后如一方出轨,家庭全部财产都归对方所有,出轨一方净身出户,这一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即约定财产具有排除法定财产划分的效力,所以,法院应该判决王女士取得全部家庭财产,不支持其丈夫分割共同财产的请求,A正确。
BCD:约定财产具有排除法定财产划分的效力,所以,法院应该判决王女士取得全部家庭财产,不支持其丈夫分割共同财产的请求,BCD错误。
故本题选A。
21.从2020年6月1日起,《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随地吐痰、乱扔烟头、遛狗不拴绳、文物上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采用拍照、录音、录像等形式做出合法记录,并且可以提交行政执法部门作为执法的参考。这有利于()
①行政执法部门严格执法,提高公信力
②充分调动公众监督,共同遏制不文明现象
③发挥法治意识引领作用,引导和规范文明行为
④方便公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客观题含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客观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40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在行政诉讼中,坚持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的责任,其原因在于()
①行政诉讼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单方作出的,公民只有被动服从
②与行政机关相比,普通公民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之抗衡
③这种举证责任分配方式体现了公正
④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是被告,被告应承担举证的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
①:在行政诉讼中,坚持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的责任,是因为行政诉讼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单方作出的,公民只有被动服从,①正确。
②:在行政诉讼中,较之行政机关的物力、财力、人力,普通公民显然势力单薄,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之抗衡,②正确。
③:行政诉讼中,坚持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的责任,体现了举证责任分配方式上的公正,③正确。
④: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并不是对所有的待证事实都承担举证责任,原告对某些事项也将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甲、乙两公司的邮件往来如下:
·3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送电子邮件:“愿以每件59元的价格购买贵公司新款双钻陀螺玩具1万件,贵公司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天内答复有效。”
·3月3日乙公司以电子邮件回复:“如果价格为每件65元,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
·甲公司收信后当日以电子邮件回复:“如果价格降到每件62元,愿意购买8000件。”
·乙公司3月5日回复:“如果每件62元,须购买1万件。”
·甲公司当日回复:“同意买1万件。”
以下对上述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A.3月1日甲公司发送的电子邮件是向乙公司发送的“要约”,对甲公司具有法律约束力
B.3月3日乙公司的回复在法律性质上是合同协商过程中的“承诺”
C.3月3日甲公司的回复是就之前达成的合同提出变更请求
D.3月5日双方的沟通最终达成了对原有合同的变更
答案:A
【详解】
A:3月1日甲公司发送的电子邮件内容具体、确定,符合要约的条件,是甲公司向乙公司发送的“要约”,对甲公司具有法律约束力。A正确。
B:3月3日乙公司的回复不构成“承诺”,因为该回复改变了甲公司“要约”的实质内容,是新“要约”,在法律性质上不是“承诺”。B错误。
C:3月3日甲公司的回复又对乙公司的“新要约”的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因此这是对之前的“要约”提出变更请求,不是对之前达成的合同的变更请求。C错误。
D:3月5日双方的沟通最终达成了对原有“要约”的变更,不是达成了对原有合同的变更。D错误。
故本题选A。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A.要求B.强制
C.鼓励D.希望
答案: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国家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解析
上一篇: 最新工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 司法考试客观题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