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城市地铁车站工程,位于繁华街道,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长度196m,宽度21.6m,基坑深度19.6m,支护结构为Ф800@1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城市地铁车站工程,位于繁华街道,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长度196m,宽度21.6m,基坑深度19.6m,支护结构为Ф800@1000钻孔灌注桩加钢支撑,车站有4个出入口和2个风道与之相连,风道出入口均采用暗挖法施工。在车站基坑东侧与基坑平行有一条Ф600的铸铁供水管道,距基坑2.5m。
工程降水施工任务分包给专业队伍,项目经理部要求降水施单位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0.5m处即可,别的方面基本不加干预。
椐现行地铁验收规范,对基坑进行了变形监测布点。由于供水管线在基坑外侧,故基坑变形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供水管线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就没有对供水管线进行布点监测。
风道的开挖断面较大,采用分部开挖法,由于穿越城市主干道,故采用长管棚的措施,管棚钢管为Ф108mm,长度3.5m,间距500mm,外插角40°~50°。风道防水层施工时,初衬壁有漏水处,出水量呈线流。
项目经理部采用GB/T19000标准进行施工管理,在混凝土裂缝的控制管理中,项目经理部从人、材料、机械等要素进行裂缝全面的质量控制。
问题:
1.工程项目经理部对分包方的要求是否全面?若不全面指出不当之处。
2.供水管道在基坑支护结构的保护范围内,是否还应对其进行监测?为什么?除此之外,还应监测什么项目?
3.项目部采用分部开挖法合适吗?方案中的超前支护措施有何错误之处?
4.防水层施工前,初衬漏水是否必须处理?如需处理有哪些方法?
5.项目经理部的质量控制因素分折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补充所缺的因素。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