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预测试卷答案
[单选题]1.新课改下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但是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还是放不下教师的架子,不甘心与学生平起平坐。因为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这一现象反映了教育的()。
A.历史继承性
B.永恒性
C.阶段性
D.独立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无论是其思想、制度和目标,还是内容、方法和手段,都是在继承与超越前一社会形态下的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题干所述的现象反映了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故本题选A。
[单选题]2.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是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故本题选B。
[单选题]3.卢梭认为,如果要在造就人和造就公民之间选择的话,他会选择造就人。这体现了()的观点。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生活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卢梭等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首先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自然需要来制定,因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必须反对和拒斥现实社会对个人发展的干扰。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社会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卢梭的主张体现了个人本位论的观点。故本题选A。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苟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纳托尔普、孔德等。生活本位论主张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其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杜威。
教育无目的论由杜威提出,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单选题]4.纳托尔普指出:“在事实上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纳托尔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集体本位论
C.个人和社会双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纳托尔普、孔德等。故本题选D。
[单选题]5.近代以来,像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课程、斯宾塞根据功利主义原则设置的课程等,都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选出来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近代以来,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课程、斯宾塞根据功利主义原则设置的课程,都属于学科课程。故本题选A。
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新的学科的课程。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是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系统。
[单选题]6.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
A.知识、技能和情感
B.难度、广度和深度
C.社会、儿童和学科
D.政治、经济和文化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课程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社会、儿童和学科是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三大因素。故本题选C。
[单选题]7.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努力使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互相调整、改变,以促进双方彼此协调。这是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课程创新取向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故本题选B。
[单选题]8.通过老师的讲授和多媒体的辅助,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遨游至外太空,了解宇宙奥秘;也可以穿越至千百万年前,认识远古人文。这种跨时空的知识获得主要体现了()。
A.认识的简捷性
B.教师的主体性
C.师生的交往性
D.认识的教育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的特点。其中,认识的简捷性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过程是简捷的、高效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题干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多媒体辅助等形式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在课堂上就可以遨游至外太空,穿越到千百万年前认识远古人文,这种跨时空的知识获得主要体现了认识的简捷性。故本题选A。
[单选题]9.小英报名参加了班主任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网课学习,她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守在电脑前,边听老师讲解边记笔记。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其中,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在智力活动中进行实际操作是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实际操作包括具体的肢体动作、记笔记、写提纲、做摘要和实际运算等行为。题干中,小英进行网课学习时边听老师讲解边记笔记,这种注意方式属于有意注意。故本题选A。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单选题]10.上课铃声响后,小赵依旧沉浸在课间关于世界杯的讨论中,七八分钟后仍不能专心听讲。这说明他()不好。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稳定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题干中,小赵同学不能主动把注意力从课间关于世界杯的讨论转移到课堂中,说明他注意的转移不好。故本题选C。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在一定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单选题]11.学生学习重力和重力加速度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刺激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依次分成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八类。其中,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题干中,学生学习重力和重力加速度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属于规则或原理学习。故本题选D。
信号学习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刺激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并得到强化,个体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
[单选题]12.小王期中考试得了全年级第一,他很谦虚地把成功归因于运气好。小王的这种归因方式具有的特征是()。
A.外部、稳定、可控
B.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C.内部、不稳定、不可控
D.内部、稳定、可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韦纳认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遇)、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同时,韦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在性)、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稳定性)、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可控性)。其中,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归因。故本题选B。
[单选题]13.小明在学习化学元素“氢”时,总是忘记它的特性。于是他编了个顺口溜:“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自此以后他对“氢”的特性便记忆得非常深刻了。小明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注意策略
D.组织策略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其中,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编歌诀是精细加工策略中的一种,它主要是利用歌诀具有韵律、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特点,帮助学习者把一些相互不联系或联系不多的材料很快地记下来。题干中,小明编了一个顺口溜来帮助自己记忆“氢”的特性,采取的学习策略是精细加工策略。故本题选B。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注意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保持注意力指向重要信息所采取的策略。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单选题]14.看到平常跟自己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小李在某次奥数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小王提醒自己下次也去参加奥数比赛,认为自己也必然可以获得一等奖。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小王的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是()。
A.个体的成败经验
B.替代性经验
C.言语劝说
D.情绪唤醒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学习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其中,替代性经验是指当学生看见替代者(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题干中,小王看到与自己成绩差不多的小李在某次奥数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认为自己也必然可以获得一等奖,这属于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故本题选B。
个体学习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言语劝说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高水平的情绪唤醒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感。
[单选题]15.有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习惯慢慢地做题,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以降低错误率。这些学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
B.冲动型
C.沉思型
D.同时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认知方式是沉思型的学生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题干中,学生考试时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以降低错误率,其认知方式属于沉思型。故本题选C。
认知方式是场独立型的学生在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信息,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认知方式是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较快,但容易发生错误。认知方式是同时型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单选题]16.中学生小强每次考试时总是会反复核查自己是否填写好考号和姓名,如果不去核查,
他就会异常紧张,尽管他明知道这一行为是没有必要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小强的行为
表明他可能患有()。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预测试卷答案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预测试卷答案
[单选题]1.新课改下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但是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还是放不下教师的架子,不甘心与学生平起平坐。因为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这一现象反映了教育的()。
A.历史继承性
B.永恒性
C.阶段性
D.独立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无论是其思想、制度和目标,还是内容、方法和手段,都是在继承与超越前一社会形态下的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题干所述的现象反映了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故本题选A。
[单选题]2.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是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故本题选B。
[单选题]3.卢梭认为,如果要在造就人和造就公民之间选择的话,他会选择造就人。这体现了()的观点。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生活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卢梭等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首先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自然需要来制定,因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必须反对和拒斥现实社会对个人发展的干扰。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社会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卢梭的主张体现了个人本位论的观点。故本题选A。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苟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纳托尔普、孔德等。生活本位论主张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其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杜威。
教育无目的论由杜威提出,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单选题]4.纳托尔普指出:“在事实上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纳托尔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集体本位论
C.个人和社会双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纳托尔普、孔德等。故本题选D。
[单选题]5.近代以来,像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课程、斯宾塞根据功利主义原则设置的课程等,都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选出来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近代以来,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课程、斯宾塞根据功利主义原则设置的课程,都属于学科课程。故本题选A。
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新的学科的课程。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是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系统。
答案解析
上一篇: 医师知识竞赛试题简单题库及答案
下一篇: 加油站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