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2认真阅读如下案例,并联系实际回答:   (1)你认为案例中的于某要成为学校管理的内行,主要还需要什么?   (2)只懂教学、不懂管理,能搞好学校管理吗?为什么?   [案例资料] 从“内行”教师到“外行”校长   吴校长干了多年校长工作,又多次参加市、区组织的进修学习,学校工作搞得不错,本人还时有论文见诸报刊。   一次,他带领学校教师到东南沿海某市参观学习,抽闲到老同学于某家走访。于某3530

认真阅读如下案例,并联系实际回答: (1)你认为案例中的于某要成为学校管理的内行,主要还需要什么? (2)只懂教学、不懂管理,能搞好学校管理吗?为什么? [案例资料] 从“内行”教师到“外行”校长 吴校长干了多年校长工作,又多次参加市、区组织的进修学习,学校工作搞得不错,本人还时有论文见诸报刊。 一次,他带领学校教师到东南沿海某市参观学习,抽闲到老同学于某家走访。于某原是某中学优秀语文老师,吴校长曾几次在报刊上读到于某发表的语文教研论文。最近得知于某被提升为校长。 老同学见面,欣喜又亲热。晚上威情款待之后,于某与吴校长灯下促膝谈心,追忆往事,畅述当前与未来。谈到现时处境,他不元感慨地说“我多年教语文,越教越有趣味,我觉得我最适合教书,教得好,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享受。尤其看到自己的学生一批批成长起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幸福,真可谓“其乐无穷”。可如今担任了校长工作,每天除去开会,就是一桩桩大大小小的事务性工作或各种各样从未遇到过的矛盾、问题摆到你面前,要你处理,要你解决,连续不断,没完没了,真是烦透了!我现在连一点看书、接触学生的时间都没有了。” 吴校长听到这,微缴笑了,慢悠悠地说“老兄,教师、校长两重天。我教书的时间比你少得多,论教书我不如你内行;当校长的时间我比你长得多,论管理我比你体会深得多。教书与管理不是一回事,教学有教学规律,你用了多长时间才摸到它?管理也有管理规律,我干了这么多年才刚摸到点门。这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你才刚刚开始,恐怕先要适应一段时间……” “就你的体会,得等多长时间?”于某急切地问。 “每人情况不同,就我个人体会而言,大约要有两三年时间适应。你任校长之前,除教学外,都干过什么管理工作?” “除干过二年班主任,什么也没干过。你知道,我就喜欢上课,管理工作不是我的长项。” “那你怎么一下子就干上校长了?” “嗨,老校长一直跟咱不错,差二年就要退休时,突然病倒一时又好不了.今年办的病退,临时找不到合适人选,老校长单独找了我几次,非要我干,说我懂教学,是行家,现在要内行领导;上级找我谈,也是这么说。我一想,总归没离开学校,当校长的同时,也还可以教课,也就是累点,一咬牙就答应了。” “啊?现在你还教着课?”吴校长有点疑惑地问。 “不,只坚持了一个月,第二个月就把课交给别人了。这不,已经几个月了,仍忙得不可开交。我真想还去教书,现在我由“内行”教师变成个“外行”校长。我担心,长此下去,校长干不好,教学业务也丢了。” 吴校长若有所思又深表同情地说“当然,双肩挑干部也有,可你只懂教学,不懂管理,事实证明你很难挑起来。教学“内行”对做学校管理工作来说是个有利条件,但校长工作还必须有另一个条件,这就是管理“内行”,这甚至可以说是基本条件。实践证明:管理“内行”而教学“外行”,从事学校管理工作还能应付一时,如50年代提出“外行领导内行”的说法;但教学内行而管理外行恐怕应付一时都会很困难的。” “是的,我现在就感到非常困难,常常为许多矛盾解决不了而困扰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弄得头昏眼花,焦头烂额,我已经写好了辞职报告,准备辞职。”于某说到这,顿生几分兴奋,面对吴校长像是征求意见又像是请求地问“你说可以吗?” 吴校长对他的难处深有体会,但还是劝解似的说“不,你刚刚开始,这是必然现象。管理“外行”经过实践和学习,也可以转化为内行。到那时,你就多一个内行,就不但可以把一门课教好,而且可以把一所学校办好了。不过这个转化过程也是不容易的。最重要的除了在实践中学习,还必须挤出时间学习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特别是学校管理理论,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校管理的行家。” “听你这一说,我还得学习一门科学,懂得管理理论?”于某有点为难地说。 “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运用理论于实践与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思考相结合。” “看来,这门科学我怕未等学到手就该退休了,总共还有七、八年的时间,我不如还搞我的教学去,在这方面我或许为教育事业贡献得更多一点。”于某决心已下,出语果断。 “是吗?”吴校长又若有所思,边说边看了看表,已是夜深了,他还得赶回旅馆,明日早起好组织教师去参观。于是他站起来,与主人话别,离去。

答案解析